速度、精選、新意 —— 匯聚行業(yè)目光,聚焦銀正動態(tài)
4月1日起,增值稅稅率將由16%下調(diào)為13%。擺在臺面的一個問題就是:作為銀正的客戶,我能享受這波增值稅下調(diào)的福利嗎?
去年增值稅下調(diào)1個百分點稅率時,有客戶已經(jīng)要求降價1%了。
那么,銀正會降價嗎?
2018年增值稅17%→16%
銀正給客戶降價了嗎?
還記得去年國家把增值稅從17%降到16%,眾多客戶借機要求降價1%,從感覺上來說,似乎給客戶下降1%是合理的,但從直覺上又覺得簡單降價1%不太對。
感覺不對,有點亂,得捋一捋。
去年的時候,小編看到不少朋友在朋友圈里曬了這樣一張圖:
會計人應(yīng)該都很清楚,
稅率下調(diào)和價格無關(guān)!
以毛利率5%,A客戶月拿貨10萬元計算:
進項稅額:9.5萬×17%=16,150元
銷項稅額:10萬×17%=17,000元
增值稅額:17,000-16,150=850元
減稅后:
進項稅額:9.5萬×16%=15,200元
銷項稅額:10萬×16%=16,000元
增值稅額:16,000-15,200=800元
減稅金額:850-800=50元
月貨款10萬才減稅50元,不是10萬×1%=1,000元。
如果企業(yè)給客戶降價3%:則企業(yè)的納稅額為:111元/噸,實際利潤為744元/噸。
這比原來未降價未減稅少賺了1,260-744=516元,利潤減少了40.95%。
這不算不知道,算了嚇一跳。不是說好降3%的嗎?怎么利潤一下降了40.95%?問題到底出在哪里?
細心的各位看官應(yīng)該注意到:若在企業(yè)給客戶降價的情況下,如果供應(yīng)商沒有給企業(yè)同時降價,那么,企業(yè)的利潤損失將近41%。所以......
從純降稅來看稅負的下降,每個企業(yè)減稅的空間,取決于該企業(yè)的增值率和上游企業(yè)的減稅轉(zhuǎn)移。實際上,上游企業(yè)也不可能是降價3%,合理的只能是將上游減稅的部份轉(zhuǎn)移到下游,正如我們分析的例子,稅率降3%,企業(yè)降價1.2%。借勢要求上游或下游都要降3%價格的企業(yè),就是想趁機降價,一些老板也不得不接受,但企業(yè)實際是虧損的!其實國家降稅率,并不是對銷售價格也降低了同樣的百分比,與商品價格是無關(guān)的!
其實降低的只是稅率,與商品價格是無關(guān)的!!!
相信大家對“增值稅基本稅率將由目前的16%降至13%,10%降至9%”已有所了解,有些同行就有疑問了:“我們降稅率前和降稅率后簽訂合同含稅價合同為好,還是簽訂不含稅價為好?”
銷售一方簽訂合同最好含稅
增值稅降低雖然已經(jīng)是板上釘釘?shù)氖虑榱耍蔷嚯x正式的財稅文件出臺,仍需要一段時間!因而,在等待政策出臺的過程中,同行們和會計務(wù)必做好準備!
即日起,銷售一方簽訂合同最好含稅!
舉個栗子~
1、如果A公司,賣了一批16%稅率的貨物給B公司,合同約定含稅售價為580萬元。
(1)16%稅率下:
B公司則需要支付給A公司:580萬元
A公司的銷項稅額為:580萬/(1+16%)×16%=80萬
(2)稅率降至13%后:
B公司仍需要支付給A公司:580萬元
A公司的銷項稅額變成:580/(1+13%)×13%≈66.7萬
A公司獲利80-66.7=13.3萬
2、同樣的A、B公司,如果合同約定不含稅售價為500萬元
(1)16%稅率下:
B公司支付A公司金額為:580萬
(2)13%稅率下:
B公司只需支付公司A:565萬
B公司可少支付580-565=15萬元!
小編總結(jié):
①其實降低的只是稅率,與商品價格是無關(guān)的!!!
②降稅率前,簽訂合同,銷售方應(yīng)以簽含稅價合同為宜!!!
③銀正鋁業(yè)的產(chǎn)品售價不會有較大的變動。沒錯,我們的品質(zhì)給的勇氣!
參考來源:晉華會計師事務(wù)所
作者: 周金華
本文內(nèi)容由銀正鋁業(yè)編輯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