速度、精選、新意 —— 匯聚行業目光,聚焦銀正動態
為了彌補稅收減收,地方積極發展經濟、培育財源,部分地方提高了金融企業、國企的利潤上繳,加大了對土地、廠房等資產處置。對于那些財力較為疲弱的基層政府,如何保工資、保運轉、保基本民生,成為需要守住的底線。
“5、6月兩個月的減稅額度有點超出我們的預期,全年數據是否超預期,還要再看看”,談及今年的財稅形勢,廣西財政廳副廳長羅海山有點壓力。
隨著4月1日增值稅降稅率政策的落地,今年2萬億大規模減稅降費的“主菜”正式推出。5月申報期的開始,減稅政策效果逐漸顯現。
7月16日,財政部公布上半年財政收支狀況。數據顯示,全國稅收收入5、6月份連續兩個月出現負增長,直接拉低了上半年財政收入,增長3.4%為近十年來同期的新低。
減稅政策拉低當期財政收入,轉變成企業即時的紅利。記者近期在廣西、福建采訪獲悉,企業普遍受惠于減稅政策。這有利于企業輕裝上陣,節省下的稅款,多用于加大研發投入、推動產業升級等。
為了彌補稅收減收,地方積極發展經濟、培育財源,部分地方提高了金融企業、國企的利潤上繳,加大了對土地、廠房等資產處置。財政減收勢必會對年初預算安排的支出造成一定影響,部分支出可能被壓減,部分支出可能要延后。對于那些財力較為疲弱的基層政府,如何保工資、保運轉、?;久裆?,成為需要守住的底線。
更多省市有望調低年初預算目標
今年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已經低于5%的預期目標。
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地,是財政減收的重要因素。去年增值稅、個稅減稅政策翹尾,今年新增增值稅減稅政策、研發費用加計扣除、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等,使得減稅降費效果持續加大。
“總體看,上半年財政收入運行總體平穩,如果將減稅等因素還原回去,全國財政收入增幅與GDP現價增幅基本匹配,保持在合理區間”,財政部國庫集中支付中心主任劉金云表示。
從地方數據來看,減稅降費政策初顯效果。廣西財政廳數據顯示,上半年廣西為市場主體減稅降費144.8億元,其中減稅106.5億元,降費7.5億元,減輕企業及個人社保繳費負擔30.82億元。福建財政廳預計2019年僅增值稅改革、個稅改革、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這三方面就新增減稅500億元以上,相比過去三年,減稅力度明顯加大。
“減稅降費確實對地方財力造成壓力,我們建議地方人大相應調整預算,為減稅釋放空間”,廣西財政廳預算處處長孫良權對記者表示。
感到壓力的,并不止廣西一家。有東部財政系統官員曾對記者表示,去年增值稅降稅率是從5月1日實施的,今年前4個月還會有減收效應釋放。今年制造業增值稅稅率下調3個點,是在全國兩會上正式宣布的,地方2019年預算安排得更早,并未充分考慮到這一點。加上地方經濟轉型升級、減量發展等,都會影響地方財政收入增長,地方應該下調2019年預算目標。
不僅是提議,已經有地方下調了年初預算目標。5月27日,重慶市2019年市級預算調整方案,提交給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審議,最終獲得通過。
重慶市的預算調整方案指出,減稅產生的是長期基礎性缺口,必須通過支出規模的壓減予以解決。除保運轉、保民生等剛性支出外的一般性支出壓減5%,重點專項壓減13%,合計壓減市級支出55億元。相應的,2019年稅收收入增長預期,從年初的7%調低到4%左右。
在當前經濟仍然面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,確保2萬億減稅降費政策切實落地,是下半年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方面。有分析認為,未來可能有更多省市會跟進調低預算目標。
助力企業轉型升級
減稅帶來短期財政收入的減少,卻能帶來企業更持續健康的發展。
“新能源汽車的發展,會需要更多輕量化材料,這也是我們的發展機遇”,廣西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董事長韋強對記者表示。
南南鋁加工是廣西有色金屬行業的代表企業,其原來的主導產品為鋁合金門窗等建筑鋁型材,現在致力為航空航天、軌道交通、汽車、3C消費電子等提供鋁新材料。
對于這類處于投資期、研發投入較多的企業來說,減稅降費政策幫助頗多?!靶碌亩愔聘母?,使我們公司每年進項稅額可以節省0.96億元,公司每年固定資產采購金額較大,購進固定資產可以一次性抵扣,大大減輕了公司的稅負壓力”,韋強表示。
南南鋁加工最新數據顯示,1-5月份其產量同比增長6.5%,但產值同比增長了12.2%。軍工及汽車輕量化鋁新材料等銷量增長近200%,公司經營狀況明顯好轉。南南鋁加工積極拓展海外市場,1-5月外貿接單同比增長24%。
雪人股份總經理林汝捷對記者表示,大幅度地減稅降費,對企業來說是最公平、最有效的減負辦法,最直接的效果是提高企業利潤率,這是企業最期盼的,能增強民營企業的信心。
多舉措擴大財源
除了幫助傳統企業轉型升級,借助開放平臺聯通海外市場、借助互聯網發展新經濟等,也成為地方壯大財源的重要舉措。
廣西是近年來積極推進“西部陸海新通道”建設的省份之一,該通道向北經重慶、蘭州、西安等西部地區,通過中歐班列連接中亞、歐洲等地,向南經廣西北部灣港口可通達新加坡、東盟等主要物流節點城市。
廣西“西部陸海新通道”的樞紐項目之一“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”,得益于地方政府的支持,出臺了較為優惠的招商政策。
廣西新中產業投資有限公司(新加坡太平船務在南寧設立的中外合資公司,為該園區的建設運營主體)總經理鄭權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,在物流園區設立的公司,成立之后的5年內,其上交給地方政府的企業所得稅部分可以免交,這意味著園區內企業所得稅為15%(企業所得稅率25%,中央地方按六四分成,歸地方的40%可以免交)。我們預計,園區總投資規模能達到100億元。
目前,萬緯物流、復星國藥等投資項目正在建設中。該園區旨在為中新(重慶)戰略性互聯互通提供配套和支持,推動“中國-東盟自貿區”升級,吸引更多國外企業尤其是新加坡企業走進廣西,為廣西帶來更大發展機遇。
與此同時,互聯網經濟的發展,也有利于企業打破地域界限、拓展市場空間。福建近年來致力于發展數字經濟產業,廣西也加大了對互聯網科技企業園區的支持力度。
資訊來源:21世紀經濟報
圖片來源:網絡